成立于2003年,企业驻场式咨询模式开创者
专家热线:139 2212 8268
400 991 5680

我国拟大规模采购阿根廷农产品,制造业有何启示?

发布时间:2025-05-10     浏览量:40    来源:星欧注册
【摘要】:我国拟大规模采购阿根廷农产品这一举措,绝非偶然,而是在复杂多变的贸易环境下的深思熟虑之举。近年来,中美贸易战的阴云持续笼罩,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关税壁垒层层加高。

我国拟大规模采购阿根廷农产品,制造业有何启示?

  采购背后:贸易环境的风云变幻

  在全球贸易的大棋盘上,每一步落子都蕴含着深远的意义。我国拟大规模采购阿根廷农产品这一举措,绝非偶然,而是在复杂多变的贸易环境下的深思熟虑之举。近年来,中美贸易战的阴云持续笼罩,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关税壁垒层层加高。美国频繁挥舞关税大棒,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这使得中国企业在进口美国农产品时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为了稳定国内农产品供应,保障民生需求,中国不得不重新审视全球农产品采购布局,将目光投向了南美大陆,阿根廷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自贸易战爆发以来,中国对美国农产品的进口规模明显收缩。数据显示,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4年中国自美进口农产品总额为275.3亿美元,同比下降16.3%,占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12.8%。大豆、玉米等主要农产品的进口量也大幅减少。与此同时,中国与阿根廷等南美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中国与阿根廷签署了一系列农产品贸易协议,加大了对阿根廷大豆、玉米和植物油的采购力度。在2024年,中国从阿根廷进口的大豆数量为410.18万吨,相较于2023年的195万吨,同比增长了110.81%。从全年进口结构来看,这一数据在我国大豆进口总量中占比约3.9%。2024年中国大豆进口总量达1.05亿吨,同比增长6.5%,进口金额为527.5亿美元,同比下降10.9%,主要因国际大豆价格下跌。在主要进口来源国中,巴西以7464.68万吨、占比71.1%的份额位居首位,美国进口量为2213.42万吨,占比21.1%,阿根廷位列第三。

  这种贸易格局的转变,不仅是对贸易战的直接应对,更是中国推动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的重要体现。通过拓展与阿根廷等国的贸易合作,中国在全球农产品市场上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和话语权,有效降低了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增强了自身在贸易风险面前的抵御能力。而这一转变,也为制造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贸易环境瞬息万变,制造业企业必须时刻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关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提前谋划应对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国拟大规模采购阿根廷农产品,制造业有何启示?

  农产品贸易的多面剖析

  (1)阿根廷农产品贸易现状

  阿根廷,这片被称为“世界粮仓和肉库”的土地,在农产品贸易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阿根廷的农产品出口数据一路飘红,成为拉动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24年上半年,阿根廷出口实现107.08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出口强劲增长,占总出口收入的62%。仅上半年,阿根廷出口总额达381.75亿美元,同比增长14%,其中初级产品出口增长40%,燃料和能源出口增长27%,农产品加工品出口增长9%。在主要农产品中,大豆复合体贡献了95.52亿美元的出口收入,占总出口的25%;玉米出口收入为36.66亿美元,占10%;小麦复合体贡献了17.95亿美元,占5%,这三大农产品复合体共计贡献了150亿美元的出口收入,占上半年阿根廷总出口收入的39%。

  农产品制造业在阿根廷的外贸中更是占据着核心地位。以2024年10月为例,农产品制造业出口额达28.67亿美元,同比激增69.7%,创下2022年7月以来的最高纪录,大豆粉和颗粒、原油豆油以及玉米等主要出口产品均较去年同期实现显著增长。农产品制造业已成为阿根廷对外贸易的主要增长引擎,其发展不仅带动了国内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还为阿根廷赚取了大量的外汇,提升了其在全球农产品市场的话语权。

  (2)我国农产品进口影响

  我国大规模采购阿根廷农产品,对于国内消费者和相关产业而言,影响深远。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丰富的农产品进口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实惠的价格。以大豆为例,阿根廷优质大豆的大量进口,使得国内食用油市场供应充足,价格保持相对稳定,消费者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购买到高品质的食用油。水果、肉类等农产品的进口,也极大地丰富了百姓的餐桌,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大量进口农产品对国内相关产业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国内部分农产品种植户和养殖户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当大量低价的阿根廷牛肉涌入国内市场时,国内肉牛养殖户的销售压力增大,价格受到抑制,部分养殖户的收益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保障农产品稳定供应和促进国内相关产业健康发展之间找到平衡,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也为制造业带来了启示:在全球产业链中,制造业企业要充分考虑国内外市场的供需关系,既要善于利用全球资源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要注重提升自身产业的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手段,增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拟大规模采购阿根廷农产品,制造业有何启示?

  制造业从中的启示

  (1)市场多元化策略

  制造业企业应从农产品贸易中汲取经验,积极开拓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际市场风云变幻,贸易保护主义、政治冲突等因素随时可能引发贸易风险。如果制造业企业过度依赖单一市场,一旦该市场出现政策调整、经济衰退等情况,企业的生产经营将受到严重冲击。因此,企业应加大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分散市场风险。像“贵州制造”通过多元布局,成功开辟国际大市场,产品出口到众多国家和地区。深圳企业也积极拓展国际新兴市场,降低对美市场依赖,通过全球均衡布局分散风险。制造业企业应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消费习惯、政策法规等,制定差异化的市场进入策略,提高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在全球市场中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2)成本与效率的考量

  在农产品贸易中,成本是影响采购决策的重要因素。阿根廷大豆因政府的汇率政策,成本大幅降低,从而吸引了中国企业的大规模采购。这对于制造业来说,成本控制同样至关重要。在全球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加大技术创新投入,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降低生产成本;加强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价格的合理控制。部分制造业企业通过数智化供应链转型,降低了产业链各环节间的交易成本,优化了资源配置,实现了降本增效。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制造业企业能够在市场中提供更具价格竞争力的产品,吸引更多的客户,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产业合作与协同发展

  中国阜丰集团计划在阿根廷建造玉米加工厂,这一举措体现了产业合作在农产品领域的重要性,也为制造业的国际产业合作提供了借鉴。制造业企业应加强与国际伙伴的产业合作,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合作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技术交流、资源共享、联合研发等方式,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加强产业协同发展,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能够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例如,一些制造业产业集群通过企业间的协同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技术互补,提升了整个集群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国际产业合作与协同发展,制造业企业能够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在国际市场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制造业未来展望与行动呼吁

  我国大规模采购阿根廷农产品这一贸易动态,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维度的启示。从市场多元化到成本与效率考量,再到产业合作与协同发展,每一个启示都犹如一盏明灯,照亮制造业前行的道路。在未来的发展中,制造业企业应积极借鉴这些经验,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同时,制造业企业也要密切关注国际市场的变化,灵活调整发展战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如果您在制造业管理方面正面临困惑,不知如何优化生产流程、开拓国际市场,或是加强产业合作,欢迎随时向我咨询。作为专业的制造业管理咨询顾问,我将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助力您的企业在制造业的浪潮中破浪前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暂无

下一篇:央行1万亿元大红包对普通人影响多大,企业怎么看?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天安数码城2栋603号
400-676-5680
rosetiles.com@163.com

关注星欧官方微信,获取更多企业管理实战经验

预约专家上门诊断服务

星欧注册官方视频号

金涛说管理视频号